我第一次聽到「三星堆」這個名字,是在很多年前;
當時曾參觀過一場小規模的特展,只展出了幾件青銅面具與玉器,
雖然規模有限,但那幾張誇張突兀的青銅面孔,已經深深刻進我的腦海。
它們與我熟悉的「中原青銅器」完全不同,
不是莊嚴的鼎、鐘,而是充滿想像力的神祕造型,既陌生又迷人;
那時我心裡便暗暗許下心願,
總有一天要親自走進三星堆的源頭,看看這片文明真正的模樣。
三星堆博物館
地點:四川省廣漢市城西鴨子河畔
門票:普通票:72元/張(憑本人身份證購票)
優惠票:65元/張(退役軍人憑本人身份證和退役軍人證購票)
36元/張(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下學歷學生,憑本人有效學生證購票)
開放時間:08:30-18:00 (停止入館時間:17:00)。
一、二、七、八月08:30~20:00
閉館時間:每年除夕
小提醒:館內人潮眾多,目前實施每日人數控管,
務必提前上網購票並預約入館時間,否則可能無法進場。(可前五天預約)
多年後,當我終於來到四川廣漢,
踏進三星堆博物館的大門,心裡的激動難以言喻;
這一次,不再只是展櫃裡的幾件孤品,
而是成千上萬件文物組成的文明畫卷,
那份震撼,遠遠超過了我的想像。
博物館的展廳設計頗有心思,光
線昏暗而柔和,彷彿提醒遊人,
請帶著敬畏之心走進三千年前的時空;
當我踏進第一個展廳,就被一張熟悉的面孔牢牢吸住視線,
那是青銅縱目面具。
我曾在小展覽裡看過它的照片與複製品,
如今近距離直面真跡,感受完全不同;
它的眼睛細長而誇張地向外突出,耳朵大得不合比例,嘴巴厚重冷峻,
整個神態既威嚴又帶著疏離感;
站在它面前,我竟然有一種被「凝視」的錯覺。
學者推測,這些面具可能用於古蜀的祭祀儀式,
戴上它的人,不再是凡人,而是神靈的化身,能夠透過雙眼「看穿天地」,
與祖靈或自然力量對話。
想像三千年前,篝火搖曳,鼓聲隆隆,巫師戴著縱目面具,
在人群中舞動,族人屏息靜候神諭……
這樣的場景,不禁讓我背脊發涼,
也讓人更理解古蜀人對超自然世界的渴望。
三星堆博物館的館藏極為豐富,但有幾件文物被譽為「必看鎮館之寶」;
每一件都代表了古蜀文明的巔峰想像力:
青銅神樹
高達三米多,枝幹一層層舒展,樹枝間神鳥安靜棲息,
它像是古蜀人心中「通天之樹」,象徵天地、人神與自然的聯繫;
站在玻璃罩外,像是有結界般,
我感覺自己置身於一則凝固的神話。
青銅大立人像
這尊 2 米 62 公分高的人像,被視為三星堆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它雙手前伸,似乎原本持有某種重要器物,
神態莊嚴,展現出古蜀統治者或祭司的權威,
站在它面前,我仿佛看見了三千年前古蜀社會的秩序與信仰。
黃金面具
在展櫃裡閃閃發光,耀眼得讓人移不開視線,
這些黃金面具或許屬於高階祭司或統治者,象徵神聖與至高無上,
古蜀人對金屬的崇拜,透過這張金色的臉龐表露無遺。
青銅縱目面具
「千里眼」的誇張雙眼,讓人過目難忘,
這種造型在其他文明中幾乎沒有出現過,
完全展現古蜀人的獨特想像。
青銅太陽輪
造型奇特,中央圓盤外圍放射狀的光芒,
象徵古蜀人對太陽的崇拜與宇宙秩序的理解,
這件作品讓我聯想到他們心中的「天地大明」,
一種用光與火來解釋世界的觀念。
這五件展品,不僅是三星堆的精華,
更像是古蜀文明留下的密碼,
每一件都在低聲講述關於信仰與宇宙的故事。
其中最讓我屏息的,仍然是青銅神樹,
那是我在出發前就期待已久的展品,
當我真正站在它面前,仍舊驚訝於它的壯麗。
枝幹一層層向上舒展,結構複雜卻井然有序,
彷彿一條直通天際的道路。神鳥棲息其間,像是在守護天地的秩序;
站在它下方,我突然有種渺小感,好像自己成了三千年前的一個朝聖者,
仰望著這棵象徵天地的聖樹。
考古學家至今仍無法完全解釋它的功能,
但我相信,無論它屬於祭祀器具,還是古蜀人的神話象徵,
它都訴說著人類最古老的渴望:尋找與宇宙的聯繫。
除了這些鎮館之寶,館內還有無數讓人著迷的文物,
黃金杖在燈光下閃爍,宛如權力的象徵;
青銅人像神態肅穆,靜靜凝望著遠方,彷彿在守護一個看不見的世界;
玉璋與各種神獸造型的青銅器,則顯示古蜀人對自然與超自然的無窮想像。
走在展櫃之間,我有一種強烈的感覺,
這些文物不只是工藝品,而是古蜀人留給後人的「低語」,
它們是與天地對話的媒介,也是對生命與宇宙的理解;
當我凝視著它們時,彷彿聽見一種遙遠的聲音,
在提醒我們文明並非單一線條,而是多元並存的交響。
我們習慣把「中華文明」與黃河流域劃上等號,
彷彿只有那裡才是文明的源頭,
但三星堆的發現,徹底改變了這種單一的敘事。
三千年前,巴蜀大地同樣孕育出高度發展的文化,
這裡有獨特的審美,有與中原截然不同的神話與祭祀儀式,
三星堆的存在,證明了古代中國並不是單一中心的文明,
而是多條文化河流交織的廣闊圖景。
站在青銅大立人像前,我感受到的不只是古蜀人的威嚴,
也是一種文明的多樣性;
它提醒我們,歷史遠比課本上的單線故事更豐富、更神祕。
即使經過數十年的考古研究,三星堆仍然有許多謎團,
縱目面具的誇張造型究竟象徵什麼?
青銅神樹是否與《山海經》中的扶桑樹有關?
有些學者將它與古蜀神話相連,有人則更大膽,提出「外星文明說」,
認為這些面孔不像人類,更像異世界的來客;
雖然這種說法聽起來充滿想像,但它正好反映了三星堆的魅力,
因為無法被完全解釋,它才如此神祕;
或許,這些文物的真正意涵將永遠無法確知,
但未知,正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
當我離開博物館時,腦海裡仍浮現著那一張張青銅面孔,
它們冷峻、沉默,卻帶著一種穿越時空的凝視。
從當年小型展覽的驚訝,到如今置身現場的震撼,我更清楚地理解到,
三星堆不只是考古發現,而是一面鏡子;
它提醒我們,文明的起源不是單一,
而是多元的,彼此交織,彼此輝映。
三星堆,像是一首未完的詩,
它的神祕與深邃,將長久迴盪在我的心裡,
成為旅行記憶中最值得反覆翻閱的一頁。
...........................未完,待續
快樂雲@FB、happycloud IG INSTAGRAM,
按個讚,大家一起在全世界打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