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有來平溪深坑這一帶了,
從小到大已不知道吃過多少豆腐,
但認真想想,還真的沒有自己DIY做過豆腐耶,
嗯~~今天來到深坑農產品推廣中心,
自己做的豆腐,自己吃哦!!
![_DSC6595](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19/44089921725_5d2035f895_z.jpg)
哈哈哈,感覺還挺妙的耶,
沒想到,豆腐就是這樣做出來的,
雖然一直都知道大概的步驟與流程,
但今天自己這樣做過一回,
以後看豆腐會更有感囉
![_DSC6529](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20/45001109211_174da82603_z.jpg)
桌上放的是等會要做豆腐的模具,
木頭做的框框與平台,
像是積木一樣,感覺會很好玩吧??!!
裏頭還有溫度計、紗布、鹽滷...等
![_DSC6532](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12/44090208435_4cb412a332_z.jpg)
在老師的講解教學下,
其實也沒那麼難,
一步步照著做,應該都能成了啦!!
![_DSC6540](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06/44282130174_4db538c835_z.jpg)
接著就輪到我們自己DIY豆腐,
豆腐的成分是豆漿,
但要將黃豆做成豆漿的步驟需要花較長的時間,
所以這部分,老師已經幫我們準備好了,
我們等會就從豆漿開始來做豆腐嚕
![_DSC6548](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25/43189462100_7bb17b9045_z.jpg)
解說完畢後,工作人員發給每桌一鍋豆漿,
我們要把豆漿再次加熱,
一邊攪拌,一邊看著溫度計的溫度;
大約80度左右就可以準備倒入鹽滷囉
在加熱的同時,
一邊我們也把鹽滷給融入水中,
攪拌均勻;
嗯~這就是豆漿會凝結的小祕密嚕
![_DSC6539](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64/44282134844_54111e21eb_z.jpg)
豆漿溫度約80度左右後,我們把鹽滷倒進去,
接著要繼續攪拌,
這據說是豆腐形成的重要關鍵,
攪拌得太多也不行,
太少也不行;
要將鹽滷均勻地攪拌到豆漿中。
![_DSC6552](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50/45001072001_54f3e63f83_z.jpg)
老師教我們用湯匙在鍋子裡用力劃四圈,
然後再鍋子裡四個角落上下翻攪各一次,
這樣就大致完成,
然後關火,放著;
大約放十分鐘左右,
讓豆漿慢慢凝結成像是豆花的模樣,
嗯~~好香的豆味,
讓人想偷吃一口呀!!
![_DSC6554](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67/31128580458_cb7bf1de28_z.jpg)
接著大夥也根據剛才老師所教授的方法,
將壓制豆腐的模具給準備好了;
裏頭要舖上一層紗布,
等會就是用這木頭模具來碩型,
就可以做成豆腐了。
![_DSC6563](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30/44090166375_74024f4929_z.jpg)
我們把鍋內的豆漿慢慢地裝勺到模具中,
本以為那一鍋豆漿無法完全倒入模具中,
沒想到,竟然是剛剛好呀!!
![_DSC6559](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34/31128572648_8fea3a8589_z.jpg)
倒完之後,把紗布在上方蓋疊好後,
放上木板,準備下個階段壓製豆腐嚕
很好奇,究竟需要多少的製呀時間呢??
而外頭的豆腐又是如何進行這個動作呢??
![_DSC6569](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57/44952751922_5a76d6fbb4_z.jpg)
老師說,一般來說都是會用石頭或是一些輔助器具幫忙把模具中的多餘水粉給壓擠出來,
這樣會需要較長的時間;
而今天,我們則是採取原始用快速的方式,
用人來壓,
可以用全身的重要來壓擠。
![_DSC6580](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69/43189421860_e622e6ea41_z.jpg)
而水分壓擠得狀況,會決定了豆腐的軟嫩程度;
我們用雙手的力量,
再加上身體的力量,
把模具中多餘的水分給擠壓出來;
不過得當心,施力得均勻,
不然豆腐可是會成型得醜醜的哦!!
![_DSC6577](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62/44952747532_5d366e2794_z.jpg)
至於水分擠壓得多少會影響其軟嫩,
據說,豆干也正是這樣擠壓出來的哦!!
哇~~不過,我們今天要做的是豆腐啦
![_DSC6585](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09/44952574182_04708005d3_z.jpg)
壓到模組差不多的高度,
應該就行嚕!!
把紗布打開,確認豆腐是否已成型了?
如果成形了,把其翻轉過來,
上頭還蓋著一層紗布,
感覺上裏頭的豆腐好像很美哦??!!
![_DSC6584](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50/31128551778_3aeebb0c3e_z.jpg)
不過,最終的成品為何呢??
還是得把紗布給打開來後才知道;
我們小心翼翼的把紗布與豆腐分離,
這~~似乎沒啥特別的技巧,
就慢慢來,有耐心嚕
![_DSC6602](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45/44952434192_001921d119_z.jpg)
啊~~模樣還可以,
雖然有一點點沾黏在紗布上;
不知道這是需要有啥技巧呢??
才能讓紗布跟豆腐完美的分離呢??
![_DSC6609](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34/44952428962_aa048e1a24_z.jpg)
嗯~~我們的有一點點瑕疵,
但倒也差強人意;
來去瞧瞧其他組做得豆腐,
嗯~外觀上還真略有不同。
![_DSC6627](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65/45000498071_a780ed66eb_z.jpg)
除了外觀不同外,
後來去吃的時候,
每組的軟嫩程度還真不一樣耶
其實,就連豆腐的味道也不太一樣,
果然,第一步驟煮豆漿就開始不同,
一般來說,有燒焦味道的,
在煮豆漿時會煮久一點;
今日,我們這幾組的都沒有燒焦的味道,
但軟嫩程度,還真能明顯的吃得出來
![_DSC6624](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50/45000531111_ca8c96ff3d_z.jpg)
我們把豆腐切好之後,
可以先吃吃看原味的,
之後再加上素蠔油,
豆腐的味道又變成另一種模樣。
![_DSC6635](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29/45000473771_ef7345f163_z.jpg)
原味豆腐入口的豆香,
自己還挺喜歡的;
我們做的豆腐,我覺得軟嫩適中,
還挺對味的
隔壁桌的豆腐做得超美的,
硬度強了一點點,
濃郁的豆香,跟我們略有不同,
但也挺好吃的。
![_DSC6628](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28/44089700915_e5d7dd8b33_z.jpg)
也吃了另一桌的,
那豆腐嫩軟得多,
看來是保留較多的水分;
嗯~~果然,大家做的味道都不同耶!!
嗯~~都各有特色;
自己做的豆腐,自己吃,
我們就這樣品嘗著自己做的豆腐,
新鮮的感受第一次DIY做豆腐的經驗。
朋友問,要買模具回去自己做嗎??
哈哈哈,我們笑了一笑,
這~~~太麻煩了,
我們還是買人家做好的嚕
![_DSC6632](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31/31127971218_bc4f230e7a_z.jpg)
嗯~~不過,做過一次豆腐後,
終於知道,好吃豆腐的幾個關鍵,
嗯~以後應該就更能知道如何品嘗豆腐了
突然挺想念京都的豆腐,
我想原料,豆子與水還是相當重要的吧???!!
下回,朋友們來到深坑時,
可別只是吃豆腐,
有機會的話,
不彷可以來DIY豆腐,
自己做的豆腐自己吃哦!!
周末如擔心車潮過多的話,
可以採用大眾運輸台灣好行木柵平溪線專屬電子套票,省錢又便利哦!!
![_DSC6527](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06/43189507470_66af1771dc_z.jpg)
...................................................未完,待續
深坑農產品推廣中心(原深坑遊客服務中心)
地址:新北市深坑區阿柔洋27號
電話:02-2662-6185 (高義泰)
e-mail:my1932@hotmail.com
*豆腐DIY請務必先打電話或寫MAIL預約哦!!
![_DSC6623](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53/44281822504_60342a72d5_z.jpg)
此趟台灣好行木柵平溪線旅行相關文章:
但認真想想,還真的沒有自己DIY做過豆腐耶,
嗯~~今天來到深坑農產品推廣中心,
自己做的豆腐,自己吃哦!!
![_DSC6595](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19/44089921725_5d2035f895_z.jpg)
哈哈哈,感覺還挺妙的耶,
沒想到,豆腐就是這樣做出來的,
雖然一直都知道大概的步驟與流程,
但今天自己這樣做過一回,
以後看豆腐會更有感囉
![_DSC6529](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20/45001109211_174da82603_z.jpg)
桌上放的是等會要做豆腐的模具,
木頭做的框框與平台,
像是積木一樣,感覺會很好玩吧??!!
裏頭還有溫度計、紗布、鹽滷...等
![_DSC6532](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12/44090208435_4cb412a332_z.jpg)
在老師的講解教學下,
其實也沒那麼難,
一步步照著做,應該都能成了啦!!
![_DSC6540](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06/44282130174_4db538c835_z.jpg)
接著就輪到我們自己DIY豆腐,
豆腐的成分是豆漿,
但要將黃豆做成豆漿的步驟需要花較長的時間,
所以這部分,老師已經幫我們準備好了,
我們等會就從豆漿開始來做豆腐嚕
![_DSC6548](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25/43189462100_7bb17b9045_z.jpg)
解說完畢後,工作人員發給每桌一鍋豆漿,
我們要把豆漿再次加熱,
一邊攪拌,一邊看著溫度計的溫度;
大約80度左右就可以準備倒入鹽滷囉
在加熱的同時,
一邊我們也把鹽滷給融入水中,
攪拌均勻;
嗯~這就是豆漿會凝結的小祕密嚕
![_DSC6539](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64/44282134844_54111e21eb_z.jpg)
豆漿溫度約80度左右後,我們把鹽滷倒進去,
接著要繼續攪拌,
這據說是豆腐形成的重要關鍵,
攪拌得太多也不行,
太少也不行;
要將鹽滷均勻地攪拌到豆漿中。
![_DSC6552](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50/45001072001_54f3e63f83_z.jpg)
老師教我們用湯匙在鍋子裡用力劃四圈,
然後再鍋子裡四個角落上下翻攪各一次,
這樣就大致完成,
然後關火,放著;
大約放十分鐘左右,
讓豆漿慢慢凝結成像是豆花的模樣,
嗯~~好香的豆味,
讓人想偷吃一口呀!!
![_DSC6554](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67/31128580458_cb7bf1de28_z.jpg)
接著大夥也根據剛才老師所教授的方法,
將壓制豆腐的模具給準備好了;
裏頭要舖上一層紗布,
等會就是用這木頭模具來碩型,
就可以做成豆腐了。
![_DSC6563](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30/44090166375_74024f4929_z.jpg)
我們把鍋內的豆漿慢慢地裝勺到模具中,
本以為那一鍋豆漿無法完全倒入模具中,
沒想到,竟然是剛剛好呀!!
![_DSC6559](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34/31128572648_8fea3a8589_z.jpg)
倒完之後,把紗布在上方蓋疊好後,
放上木板,準備下個階段壓製豆腐嚕
很好奇,究竟需要多少的製呀時間呢??
而外頭的豆腐又是如何進行這個動作呢??
![_DSC6569](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57/44952751922_5a76d6fbb4_z.jpg)
老師說,一般來說都是會用石頭或是一些輔助器具幫忙把模具中的多餘水粉給壓擠出來,
這樣會需要較長的時間;
而今天,我們則是採取原始用快速的方式,
用人來壓,
可以用全身的重要來壓擠。
![_DSC6580](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69/43189421860_e622e6ea41_z.jpg)
而水分壓擠得狀況,會決定了豆腐的軟嫩程度;
我們用雙手的力量,
再加上身體的力量,
把模具中多餘的水分給擠壓出來;
不過得當心,施力得均勻,
不然豆腐可是會成型得醜醜的哦!!
![_DSC6577](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62/44952747532_5d366e2794_z.jpg)
至於水分擠壓得多少會影響其軟嫩,
據說,豆干也正是這樣擠壓出來的哦!!
哇~~不過,我們今天要做的是豆腐啦
![_DSC6585](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09/44952574182_04708005d3_z.jpg)
壓到模組差不多的高度,
應該就行嚕!!
把紗布打開,確認豆腐是否已成型了?
如果成形了,把其翻轉過來,
上頭還蓋著一層紗布,
感覺上裏頭的豆腐好像很美哦??!!
![_DSC6584](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50/31128551778_3aeebb0c3e_z.jpg)
不過,最終的成品為何呢??
還是得把紗布給打開來後才知道;
我們小心翼翼的把紗布與豆腐分離,
這~~似乎沒啥特別的技巧,
就慢慢來,有耐心嚕
![_DSC6602](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45/44952434192_001921d119_z.jpg)
啊~~模樣還可以,
雖然有一點點沾黏在紗布上;
不知道這是需要有啥技巧呢??
才能讓紗布跟豆腐完美的分離呢??
![_DSC6609](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34/44952428962_aa048e1a24_z.jpg)
嗯~~我們的有一點點瑕疵,
但倒也差強人意;
來去瞧瞧其他組做得豆腐,
嗯~外觀上還真略有不同。
![_DSC6627](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65/45000498071_a780ed66eb_z.jpg)
除了外觀不同外,
後來去吃的時候,
每組的軟嫩程度還真不一樣耶
其實,就連豆腐的味道也不太一樣,
果然,第一步驟煮豆漿就開始不同,
一般來說,有燒焦味道的,
在煮豆漿時會煮久一點;
今日,我們這幾組的都沒有燒焦的味道,
但軟嫩程度,還真能明顯的吃得出來
![_DSC6624](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50/45000531111_ca8c96ff3d_z.jpg)
我們把豆腐切好之後,
可以先吃吃看原味的,
之後再加上素蠔油,
豆腐的味道又變成另一種模樣。
![_DSC6635](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29/45000473771_ef7345f163_z.jpg)
原味豆腐入口的豆香,
自己還挺喜歡的;
我們做的豆腐,我覺得軟嫩適中,
還挺對味的
隔壁桌的豆腐做得超美的,
硬度強了一點點,
濃郁的豆香,跟我們略有不同,
但也挺好吃的。
![_DSC6628](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28/44089700915_e5d7dd8b33_z.jpg)
也吃了另一桌的,
那豆腐嫩軟得多,
看來是保留較多的水分;
嗯~~果然,大家做的味道都不同耶!!
嗯~~都各有特色;
自己做的豆腐,自己吃,
我們就這樣品嘗著自己做的豆腐,
新鮮的感受第一次DIY做豆腐的經驗。
朋友問,要買模具回去自己做嗎??
哈哈哈,我們笑了一笑,
這~~~太麻煩了,
我們還是買人家做好的嚕
![_DSC6632](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31/31127971218_bc4f230e7a_z.jpg)
嗯~~不過,做過一次豆腐後,
終於知道,好吃豆腐的幾個關鍵,
嗯~以後應該就更能知道如何品嘗豆腐了
突然挺想念京都的豆腐,
我想原料,豆子與水還是相當重要的吧???!!
下回,朋友們來到深坑時,
可別只是吃豆腐,
有機會的話,
不彷可以來DIY豆腐,
自己做的豆腐自己吃哦!!
周末如擔心車潮過多的話,
可以採用大眾運輸台灣好行木柵平溪線專屬電子套票,省錢又便利哦!!
![_DSC6527](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06/43189507470_66af1771dc_z.jpg)
...................................................未完,待續
相關資料,有需要的朋友們請自取:
地址:新北市深坑區阿柔洋27號
電話:02-2662-6185 (高義泰)
e-mail:my1932@hotmail.com
*豆腐DIY請務必先打電話或寫MAIL預約哦!!
台灣好行木柵平溪線專屬電子套票
![_DSC6623](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953/44281822504_60342a72d5_z.jpg)
此趟台灣好行木柵平溪線旅行相關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