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應該不會特別想去分享這個我們去過,
而自己都沒寫的地方;
而自己都沒寫的地方;
不是特別推薦與不推薦的問題,
只是也許有朋友們會覺得這門票費花得有些委屈......
嗯~~~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
正式名稱是The Collegiate Church of St Peter at Westminster;
這裡很有名,是一座是大型哥德式建築風格的教堂,
這裡很有名,是一座是大型哥德式建築風格的教堂,
從1066年以來,英國四十位居主的加冕儀式都是在這裡舉行,
且西敏寺也是大多數英國君主的最後安息地;
嗯~~對英國來說,這裡可是相當重要的地方,
黛安娜王妃葬禮、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的婚禮、英格蘭女皇伊麗莎白一世、
科學家牛頓、英國首相邱吉爾的國葬等都舉行於此,
說西敏寺是一部濃縮的英國歷史都不為過。
且西敏寺也是大多數英國君主的最後安息地;
嗯~~對英國來說,這裡可是相當重要的地方,
黛安娜王妃葬禮、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的婚禮、英格蘭女皇伊麗莎白一世、
科學家牛頓、英國首相邱吉爾的國葬等都舉行於此,
說西敏寺是一部濃縮的英國歷史都不為過。
除此之外,不少在英國歷史上具重要地位的專家,
最後也是安葬於此;
據說在面積2972平方公尺的西敏寺內安葬了三千三百多人,
其中除了英國歷代的居王、貴族外,
還有詩人、科學家、政治家、音樂家、演員...等,
我們所熟悉的有:牛頓、達爾文、狄更斯....等,就是安葬於此,
這裡可真是名人們的聖殿呀!!!
西敏寺曾經在1546~1556年短暫成為主教座堂,
在華人界亦常被譯作「西敏寺大教堂」或「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但其實根據英國國教會的正式劃分,
1560年之後的西敏寺已不具備真正意義上的「大教堂」地位。
有人說西敏寺是在Saberht國王(Sæberht of Essex)時期就已經建成,
也有人認為由於薩克遜王曾發誓要去朝聖卻沒有信守諾言,
因此教宗叫愛德華重建西敏寺贖罪,而西敏寺是在愛德華的命令下,
於1045年至1065年間建造。
但不管最初西敏寺的建立時期為何,可以確定的是重建時間為1245~1517年,
第一階段是由亨利三世負責,但是大部分的工作則是在理查三世時期,
由建築師亨利·耶維爾完成的。
後來亨利八世與羅馬教廷斷絕關係後,1534年西敏寺修院也被國王控制,
並在1540年關閉,而這段時期內原本給西敏寺的撥款都全部被轉移給聖保羅座堂;
在女王瑪麗一世統治時期曾短暫重開,
但在1559年,伊莉莎白一世再次關閉了西敏寺;
1579年,伊莉莎白一世重開西敏寺,
規定由王室直接管理,並把建制從修道院改爲法政牧師團,
從此管理西敏寺的人不再是主教,而是主任牧師(dean)且由國王任命。
直到19世紀,西敏寺是除牛津和劍橋以外英國最重要的學術重鎮;
欽定版聖經舊約的前三分之一和新約的最後二分之一就是在這裡被翻譯成英文的。
關於西敏寺的詳細歷史可看維基百科:西敏寺
西敏寺曾經在1546~1556年短暫成為主教座堂,
在華人界亦常被譯作「西敏寺大教堂」或「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但其實根據英國國教會的正式劃分,
1560年之後的西敏寺已不具備真正意義上的「大教堂」地位。
有人說西敏寺是在Saberht國王(Sæberht of Essex)時期就已經建成,
也有人認為由於薩克遜王曾發誓要去朝聖卻沒有信守諾言,
因此教宗叫愛德華重建西敏寺贖罪,而西敏寺是在愛德華的命令下,
於1045年至1065年間建造。
但不管最初西敏寺的建立時期為何,可以確定的是重建時間為1245~1517年,
第一階段是由亨利三世負責,但是大部分的工作則是在理查三世時期,
由建築師亨利·耶維爾完成的。
後來亨利八世與羅馬教廷斷絕關係後,1534年西敏寺修院也被國王控制,
並在1540年關閉,而這段時期內原本給西敏寺的撥款都全部被轉移給聖保羅座堂;
在女王瑪麗一世統治時期曾短暫重開,
但在1559年,伊莉莎白一世再次關閉了西敏寺;
1579年,伊莉莎白一世重開西敏寺,
規定由王室直接管理,並把建制從修道院改爲法政牧師團,
從此管理西敏寺的人不再是主教,而是主任牧師(dean)且由國王任命。
直到19世紀,西敏寺是除牛津和劍橋以外英國最重要的學術重鎮;
欽定版聖經舊約的前三分之一和新約的最後二分之一就是在這裡被翻譯成英文的。
關於西敏寺的詳細歷史可看維基百科:西敏寺
說真的,我們是因為買了倫敦PASS才入內參觀的;
如果,不是因為如此,我不確定我們是否還會入內呢??
因為那裏人還真是不少,且門票還挺貴氣的呀!!
若非倫敦PASS免排隊,
也許,我們看著門前眾多的人們,
不確定是否西敏寺終年都是如此多人,
但記得我們造訪時,人潮還真不少,
也許,裏頭有實施流量控管,
但入內之後,人真的很多,很多.....,
我們跟著人龍走,不斷地被向前推動,
哇~~~那擁擠的程度,不免讓自己想到台灣熟悉的觀光夜市。
沿途有工作人員管制與招呼,
單一動線只能往前走,無法折返;
加上裏頭是禁止攝影與拍照,
我們只能邊被人潮推動著往前走,
隨便瞧瞧囉!!
心想,反正看到牛頓與達爾文就完成了朝聖的動作,
就這樣跟著人潮走,東張西望的尋找達爾文與牛頓;
啊~~怎麼沒看到,就這樣得快走出了教堂呢??
說真的,花了18英鎊的門票費(當時約台幣900元);
剛查了一下,現在已是20英鎊
豈能沒看到呢??
於是我們找了工作人員,
且還特別找了穿著不太一樣的一位女士,
感覺像是個主管,或是管理人員。
我們詢問,不知道牛頓在哪裡呢??
她疑惑的問我們沒看到嗎??
臉上的表情已說明了一切,
她帶著我們,走了回頭路,
穿過一些柵欄與圍繩,
把我們領到像是教堂的大廳中央,
說前面的就是牛頓......;
我們跟她道謝後,站在那裏開始看看,
我們剛才被人龍給催著走所錯過的風光。
哈哈哈,我們就是這樣剛從那門口走過,
但沒發現原來那是牛頓;
而在地板上所刻寫的名字,
也有皮皮認識的耶!!
嗯~~~我記不得是誰,
Ernest Rutherford , Joseph John Thomson .....
皮皮說還看到了J. Clerk Maxwell, George Green, P. A. M. Dirac.
Ernest Rutherford , Joseph John Thomson .....
皮皮說還看到了J. Clerk Maxwell, George Green, P. A. M. Dirac.
印象中都是些厲害的科學家吧
嗯~~看完牛頓、達爾文後我們又隨著人龍走出來;
說真的,自己並未太有感;
也許剛才那眼前的畫面曾在電影"達文西密碼"出現過,
但這裡對自己來說,也許沒有太多感動與記憶,
只記得人潮好多,好多呀!!
我想,西敏寺很有名,真的很有名.....;
但應該並非適合所有的人們造訪,
如果你想了解英國的歷史與歷代名人,
那我想,就別錯過了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
..............................................................未完,待續
英國KKday相關旅程
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參考看看
相關資料,有需要的朋友們請自取:
嗯~~看完牛頓、達爾文後我們又隨著人龍走出來;
說真的,自己並未太有感;
也許剛才那眼前的畫面曾在電影"達文西密碼"出現過,
但這裡對自己來說,也許沒有太多感動與記憶,
只記得人潮好多,好多呀!!
我想,西敏寺很有名,真的很有名.....;
但應該並非適合所有的人們造訪,
如果你想了解英國的歷史與歷代名人,
那我想,就別錯過了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
..............................................................未完,待續
英國KKday相關旅程
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參考看看
相關資料,有需要的朋友們請自取: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