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有幾個小時可以停留在仙台,除了吃牛舌外,你會想去哪裡呢?
那天我剛好有這樣一段短暫的空檔,
日本|宮城縣|旨味太助(仙台本店)的味蕾旅程,探訪仙台牛舌的魅力。(仙台美食)
【日本,東北,宮城縣】在仙台車站附近必吃美食,在べこ政宗牛舌與牛喇舌 (厚炭烤牛舌)。
【日本,東北,宮城縣】久違了仙台美食~牛舌,牛タン焼専門店 司 西口名掛丁店。
買了一張「るーぷる仙台」觀光巴士一日券,
決定善用這份限時的自由,在城市與歷史之間,來一場短暫卻深刻的相遇。
這趟旅程的第一站,我選擇了「瑞鳳殿」伊達政宗的陵寢,
一處我多年前曾造訪,但應該是未未曾寫過文的地方,
但這裡卻總在記憶深處閃現的地方,
重逢之地,記憶中的色彩與安靜。
瑞鳳殿
地址:宮城縣仙台市青葉區霊屋下23-2
開放時間:2月1日~11月30日 9:00~16:50(最終入館時間16:30)
12月1日~1月31日 9:00~16:20(最終入館時間16:00)
休館日:12月31日(全館休館)
1月1日(瑞鳳殿のみ開館。感仙殿、善応殿、資料館は休館)
門票:成人 570日圓;學生 410日圓(可搭配資料館與其他殿堂的聯票)
交通方式:仙台站搭乘「るーぷる仙台」觀光巴士約15分鐘,
在「瑞鳳殿前」站下車,步行約5分鐘(爬坡)
說來也奇妙,我對仙台瑞鳳殿的印象,其實已經模糊了,
那些年少時走過的風景,總像是水霧中閃爍的畫面,
留下的只是一種模糊的感覺。
但當我再次踏入這片林蔭時,
記憶竟像是被喚醒了一般,一點一滴清晰起來,
我記得那繽紛的色彩,如:金色的脊樑、朱紅的門楣、青綠與藍的細節,
如今看來依舊鮮明,就像時光沒在它身上留下痕跡。
但我不記得這麼靜,這樣的幽靜,是歲月後才懂得的節奏;
耳邊沒有喧鬧的遊客聲,只聽見風穿過樹葉的沙沙聲,
以及自己腳步踏在石階上的迴響。
那日造訪時,遊客其實不算多,但也比我印象中熱鬧了一些,
或許是因為季節正好,或是越來越多人開始認識這座藏在山林中的名將陵寢;
不管如何,它依然保有那份沉靜的氣質,
一種可以讓人放慢呼吸,靜靜感受歷史氣息的空間。
一位戰國大名的長眠之地~瑞鳳殿,
是江戶初期的代表性建築,
也是仙台藩初代藩主伊達政宗(1567–1636)的陵墓。
伊達政宗被稱為「獨眼龍政宗」,
是日本戰國時代極具個人魅力與歷史影響力的武將,
他雖未能親自統一天下,卻在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之間靈活應對,
不僅保住了自己的領地,還讓伊達家成為東北的霸主;
政宗在文化、外交上也極具前瞻性,
曾派遣遣歐使節團至羅馬,是日本極少數有跨國遠見的大名之一。
瑞鳳殿建於他死後的翌年(1637年),由其子伊達忠宗所建,
當時使用最精緻的桃山風格,融合漆工、金箔、雕刻等多種工藝,
氣勢莊嚴華麗,是江戶時代最具代表性的武將墓所之一;
遺憾的是,原本的建築在1945年仙台空襲時被燒毀,
如今所見為1979年忠實復原的版本,並持續維修與保護至今。
瑞鳳殿的建築,是典型的桃山樣式,充滿濃厚的裝飾性,
金箔、漆彩、雕花,每一處都不馬虎,
即使已是重建之身,仍細緻地重現當年的華麗,
讓人不禁想像政宗在世時的風采與氣度。
站在殿前,我有種恍惚感,這裡不只是墳墓,
更像是一座時光的寶盒,把戰國的夢、政宗的志、
以及整個伊達家的故事,都細細封藏其中,
資料館內展示著政宗的盔甲、書信與寶物,
也讓人得以一窺這位大名不只是武將,更是深具文化涵養的策士,
他的遠見與美學,在這片幽靜山丘中得到了沉靜的延續。
離開瑞鳳殿前,我又多待了一會,
沿著石階緩緩下行,陽光從枝葉間灑下斑駁光影,
空氣中有著初夏的清新與林間的木香。
我突然覺得,雖然這趟只是短暫的停留,
卻像是與過去的自己、與歷史中的某個片段,完成了一次對話。
旅行,有時候不需要太多打卡點,
而是只需一個地方,讓記憶甦醒、讓心靜下來。
如果你也曾經對瑞鳳殿有一份模糊的記憶,
也許某天踏上青葉山,時間會像風一樣,把那些畫面輕輕吹回你心裡。
............................吃喝玩樂,沒有終點
快樂雲@FB、happycloud IG INSTAGRAM,
按個讚,大家一起在全世界打卡
留言